周二 农历癸卯年二月廿三

潍坊中学2017年参加全市优课评选说明

发布作者: 潍坊中学 发布时间:2017-03-08 00:00 浏览次数:

1.潍坊市优课平台网址

内网(学校内):http://10.1.2.71:8081

外网:http://123.133.71.101:8081

2.2017年参加全市优课评选的教师范围是

(1)2016年12月全校优质课评选获奖教师:获奖名单已经在学校网站-科研之窗公布。

(2)2017年3月全校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获奖教师:3月下旬公布获奖名单。

(3)2007-2015年度学校优质课获奖教师自愿参加:本周四上午教师本人带优质课证书到科研处408报名,学校组织评委择优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3. 上述老师需要在第一时间完成课题认领:具体要求见后面的文件,每一个课题每县市区只允许3个老师同时认领。

4.上传视频等资源包的技术要求和项目需要详细阅读教科院发的相关文件:最晚上传时间为0410周一前。

5.联系电话:政策咨询(科研处8368);技术咨询(电教室王海洋5523)

6.教育局相关文件

文件1:潍坊市“优课”技术标准及操作要求

文件2:中小学教师“优课”标准

 

 

文件1:潍坊市“优课”技术标准及操作要求

 

一、登陆操作

  1.登陆县区平台,进入导航栏我的空间-用户信息。如忘记自己账号密码,可联系学校管理员初始化密码,初始密码为666666。

  2.查看本人身份证号码是否正确(要求与省全员研修身份证号码一致)。如果不正确应联系本学校管理员修改(通过导航栏-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内查找老师姓名修改身份证号),未填写身份证号码的可以自行添加。如我的空间内无“优课认领”按钮,说明是学生账号,应及时联系学校管理员更改账号类型。

  3.查看姓名是否准确,如有误请联系学校管理员更改。

  4.学校管理员账号是用于平台管理的,不能作为上传课的账号。如果学校管理员本人要上传自己的课,使用自己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给自己单独建一个教师账号。管理员管理账号已填写身份证号码的可联系县区管理员删身份证号码。

  

  二、课题认领

  所有老师制作优课前必须先认领课题。参与活动教师按上级统一时间登陆平台选课:导航栏—我的空间-优课认领。

 

  1.点开上面窗口,选择完毕所有项目点保存,课题认领完毕(每一个课题每县市区只允许3个老师同时认领)。

  2.认领课题操作的最后一项需点击“更多”按钮来选择课题(如无“更多”按钮,可能该浏览器已被流氓软件绑架,需用360修复,推荐使用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

  点击“更多”按钮后会弹出下面窗口

 

  以语文为例,选择语文前面“+”,出现年级目录,点年级前面的“+”出现下层目录,依次类推直至出现讲课课题。如拟选“汉语拼音(a,o,e)作为讲课课题”。双击这个标题,弹出窗口提示“已选定”,然后点“保存”课题认领完毕。如弹出窗口提示“您选择的课题已达上限,请更改课题”说明课题已超过3人,需更改其他课题。

  3.课题认领完毕后到导航栏—优课管理内可以看到自己认领的课题。

 

  

  请注意检查:上传者是否是自己真实姓名,如不是,联系学校管理员更改。活动名称是:2017一师一优课,课时名称就是自己所选课题的名称。老师制作完优课后可点“维护”上传自己的优课(包括上传资源描述和10个优课项目文件)。点维护后进入可对上传的10个项目删除修改。

  4.一个老师只能认领一个课题,认领完一个课题后, “我的空间”—“优课选课”按钮自动关闭。课题认领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确需更换或因误操作删除了课题的,可从优课管理内删除自己认领的课题,通过重复前面的步骤重新认领。

  三、优课制作标准

  1.所有项目必须用微软的office编辑,不能使用WPSoffice编辑。

  2.上传文件格式必须要符合平台技术要求。

 

  比如上图中上传到平台上的优课文件后面必须是doc或者是PPT不能出现pptx和docx。必须确认文件在自己电脑上能完整打开。

  3.10个项目中,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观评记录、效果分析、评测练习、课后反思这8个项目必须是后缀为doc的Word文件。课堂实录必须是MP4格式,课件设计是后缀为ppt的PPT文件或者是压缩文件。

  4.课堂实录制作标准

  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0.5-1Mbps;如视频内容源码流低于0.5Mbps,则码流不变,转码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帧率不低于20帧/秒,建议帧率为25帧/秒,不能超过450M。

  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学科、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上传到平台后有声音无图像或者有图像无声音都是格式不对,老师在视频转码的时候必须确认转换完毕,制作完毕后的视频必须在自己电脑上完整播放一遍或者拖动到最后看看能不能正常播放。

  5.文件名命名格式

  课件设计_作者姓名_学段学科_本课时名称。如:课堂实录_李三_小学语文_汉语拼音(a,o,e)。

  注意文件名内不能有其他特殊符号比如:书名号《》,引号等等。

  老师在自己电脑上制作完优课10个部分以后修改文件名然后再上传。

  课时名称就是所讲课题的名称,课件设计各项就是10个部分的名称(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件设计、课堂实录、观评记录、效果分析、评测练习、课后反思)。

  四、选择是否使用“人人通云平台”授课。默认为“否”。

  

  

文件2:中小学教师“优课”标准

 

1—1中小学教师“优课”研究内容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课,如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或数学教学中的一节。教师只是展示、交流其中的一个课时。但提供交流的优课课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教师应清晰地说明本课教材的教学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

  2.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要说明研究相关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材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分为几个课时,包括哪些课型,等等。

  3.关于学情的研究。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准备,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分析,课前或课外学习准备,等等。

  4.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学生课前或课外学习活动设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等等。

  5.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

  6.课堂实录。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自动录播教室中进行自动录播

  7.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8.同行教师或专家观课、评课记录。

  9.课后自我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鼓励和提倡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提倡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

 

1-2中小学教师“优课”教学标准

 

  1.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书育人。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

  3.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

  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

  6.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

  7.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在教师素质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

 

1-3中小学教师“优课”技术标准

 

  一、作品包定义及规范

  在本活动中,教师展示、交流的基本单元为一个“作品包”。作品包由一个课堂教学视频及相关文件组成。作品包必须包含的文件类型有10个:(1)课堂实录;(2)课件设计;(3)课标分析;(4)教材分析;(5)学情分析;(6)教学设计;(7)评测练习;(8)效果分析;(9)观评记录;(10)课后反思。

  二、命名格式

  作品包文件夹命名

  “本课时名称_学科_学段_作者姓名”。例如:“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论_历史_初中_张明”。

  其中:(1)“_”为半角下划线。2、作品包内文件命名格式

  【文件类型】+文件名+作品包名称。例如:“【评测练习】课前导入练习_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论_历史_初中_张明”。

  三、课堂实录技术标准 

  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课堂实录可进行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清晰可见的教学资源呈现画面。课堂实录制作标准为:

  1.前期录制要求

  (1)录制时长

  课堂实录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时长不应超过45分钟。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2)录制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有合适的拾音设备,保证声音清晰。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2.后期制作要求

  (1)片头与片尾

  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学科、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2)技术指标

  ①视频信号源

  ●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信噪比:图像无明显杂波。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②音频信号源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杂音等缺陷。

  ●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文件要求

  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0.5-1Mbps;如视频内容源码流低于0.5Mbps,则码流不变,转码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帧率不低于20帧/秒,建议帧率为25帧/秒。

  四、课件设计技术标准

  课件设计的文件格式可为.ppt、.rar。一个课件设计文件大小不能超过500M。

  五、其他文件类型技术标准

  作品包除课堂实录、课件设计外,还应包括下述文件类型:(1)课标分析;(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设计;(5)评测练习;(6)效果分析;(7)观课记录;(8)课后反思。这8类文档均要求使用.doc文件格式制作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纸型及页边距:采用标准A4型。一般为竖向,上下边距为2.54厘米;左右边距为2.8厘米。特殊表格等须横向的页面,上下边距为2.8厘米,左右为2.54厘米。

  2.字体、字号及行间距:正文建议为宋体、4号、1.5倍行间距。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版权所有©潍坊中学  鲁ICP备05007184号